水肥一體化的應用和系統(tǒng)優(yōu)點
時間:2022-05-15 10:31:12 作者:南瑞節(jié)水灌溉文章來源:本站點擊:92
水肥一體化應用的方法
一、隨灌溉水給肥法:許多地方采用先施肥后澆水的方式,導致了肥被沖積到一塊,而目前水溶肥已成趨勢,利用水肥一體化設備均勻的將肥料撒入田中愈為適當。
二、淺坑瓢灌法:落花后10天左右也是果樹的養(yǎng)分臨界期,此時細胞不斷的分裂達到頂峰,正是發(fā)揮肥料效力的時候,而水肥一體化可以準時的給果樹提升所需要的養(yǎng)分。
三、施肥槍實踐
(1)施肥槍在干旱半干旱地區(qū),一般出水孔3-4個為宜,插入土壤中25-35厘米即可,肥料濃度為元素千分之5,商品肥在百分之5上下,以寧稀勿濃為原則。
(2)施肥時要計算好每棵樹和每個窩的注肥時間,先用裝滿10公斤水的容器進行測試,槍頭套上布袋模擬環(huán)境,然后就可以確定1畝地的用量,不過每次需要檢查好水管,防止爆裂。
水肥一體化應用的方法:可以給果樹的養(yǎng)分臨界期提供充足的養(yǎng)分,利用水肥一體化進行水溶肥噴施,以及實踐于施肥槍。
水肥一體化應用的主要技術
一、總的來說水肥一體化就是自動灌溉和施肥,其主要的技術來源是通過傳感器的來控制灌溉和施肥。
二、自動施肥的原理和自動灌溉的原理是一樣的,其土壤氮磷鉀傳感器會監(jiān)測土壤中氮磷鉀等成分含量,低于標準含量時便會自動打開施肥設備,達標后自動關閉。
三、水肥一體化設備通過其土壤濕度傳感器來監(jiān)測土壤中水分的含量,若監(jiān)測到土壤含水量低于標準時,系統(tǒng)就會自動的打開灌溉設備,當水分達標后又會自動關閉灌溉設備。
水肥一體化系統(tǒng)的優(yōu)點
一、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人為定量調(diào)控,達到作物在關健生育期“吃飽喝足”的需要,避免了任意缺素癥狀,因而在生產(chǎn)上可達到作物的產(chǎn)量和品質(zhì)均良好的目標。
二、這項技術的優(yōu)點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,養(yǎng)分利用率提升??梢员苊夥柿鲜┰谳^干的表土層易引起的揮發(fā)損失、溶解慢,后期肥效發(fā)揮慢的問題;避免了銨態(tài)和尿素態(tài)氮肥施在地表揮發(fā)損失的問題,既節(jié)約氮肥又有利于環(huán)境保護。
三、大幅度節(jié)水,設施灌溉比守舊大水漫灌節(jié)水50%以上,其中滴灌省水。
四、水肥一體化技術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升。灌溉施肥體系比常規(guī)施肥節(jié)省肥料50%~70%;同時,降低了設施蔬菜和果園中因過量施肥而造成的水體污染問題。
用小塑料管將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,水由滴頭慢慢滴出,是一種細致的灌溉方法,只有需要水的地方才灌水,可做到只灌作物而不是灌土地。而且可長時間使作物根區(qū)的水分處于較優(yōu)狀態(tài),因此既省水又增產(chǎn)。但其大缺點就是滴頭出流孔口小,流速低,因此堵塞問題嚴重。對灌溉水改成要認真地進行過濾和處理。目前我國還都只注意到防止物理堵塞,而同樣嚴重的生物堵塞和化學堵塞問題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。滴灌的主要方式有:固定式地面滴灌、半固定式地面滴灌、膜下灌、地下滴灌等。
有的地方稱之為霧灌,與滴灌相似,只是為了克服滴頭太易于堵塞的缺點,將滴頭改為微噴頭,由于微噴頭出流孔口大一些,流量大一些,流速快一些,所以不像滴頭那么容易堵塞,但流量加大了,毛管相應也要加粗些,在每棵作物或樹下裝1~2個微噴頭一般即可達到灌溉的需要。微噴頭仍有堵塞問題,因此也要對過濾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,每公頃造價與固定式滴灌相仿。在外洋有逐漸以微噴灌取代滴灌的趨勢。特別適用于灌溉果園。
滲灌與地下的滴灌相似,只是用滲頭代替滴頭全部埋在地下,滲頭的水不像滴頭那樣一滴一滴地流出,而是慢慢的滲流出來,這樣滲頭不容易被土粒和根系所堵塞。較近在外洋引進采用廢輪胎加工成的多孔滲流管,并進行小面積試點,但是微孔滲流管的堵塞是一個嚴重的問題,未經(jīng)長時間試驗檢驗不宜貿(mào)然推廣。
地下灌溉是用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進行灌溉。在要灌溉時把地下水位抬高到水可以進入根系活動層的高度,地面仍保持干燥,所以省水,不灌溉時把地下水位降下去。這種方法的局限性很大,只有在根系活動層下以有不透水層時才行。